优游国际ub8

Χ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作者:优游国际ub8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2-22 10:05:04

  本期,接着上期对邬达克生平的回顾,将逐一介绍我们于2017年12月24日全天游览十处邬达克设计建筑的旅程,希望能㊣带给大家对邬达克设计建筑的直观认识,并了解㊣一些参观时可能会遇到的事情。由于我们时间,交通工具和经费均十分有限,这十处建筑已几乎是极限,但上海的邬达克建筑可能有近三十处,我们无法一一涉足,更有一些被我们不小心错过,在文中我们也有所弥补。如果✅您有更合理的参观路线,也欢迎留言分享。

  坐91路至剑河路、可乐(东)路站(您也许会对这个路名过目难忘)下。车站在剑河路一侧,骑共㊣享单车向西过新泾港,在桥上即可远看到。息焉堂与南侧的福缘禅寺相邻,东西方宗教建筑比邻之态,甚为有趣。

  因邬达克家✅人能提供设计图纸而被认为是邬达克作品;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教团 上海教区的网站上将其归为教友设计师潘世义名下。目前,还没有定㊣论。

  建筑风格:上海地区仅有的拜占庭式天主教堂(另一座上海比较知名拜占庭宗教建筑为新乐路上的东正教圣母大堂,为旅沪俄侨在1930年代所建)

  此为天主教堂,当天正在进行圣诞弥撒排练,无缘入礼拜堂参观,但可在礼拜㊣堂周围参观。请注意参观时间。

  去往下一站最佳交通联系方式:因此地搭乘公交车略有不便,建议从息焉堂门㊣口骑共享单车,至虹井路或剑河路71路中运量公交车站。提示:这段✅路并不短......

  特色:这幢住宅的确融聚㊣了邬㊣达克大量的心血,但原本他送给自己的是一间更为豪华的别墅,但因为感谢孙科的帮助,而低价转让给他(见下文“沐恩堂”一节),而那栋孙科住宅2017时为其他单位所占,深锁在庭院之中,暂时无缘与公众相见。

  邬达克自宅是新都铎式建筑,原有露出木条的风格从承担部分结构功能改变为纯装饰作用。据说是邬达克1928年在美国游历时对这种当时在大洋彼岸相当流行的复古建筑风格产生灵感,最终将其实现。

  参观贴士:此处近年来已经改为邬达克纪念室,但已经停业。据网上看来的八✅㊣卦说,当年这里㊣还曾经遭到有关部门的“有损检测”,即将部分结构破坏查看完好程度。结果竟然是完好程度较高,看来建筑师对于自己的房子是绝对㊣㊣不会马虎的。

  主要楼房原来均可入内参观(不知道是不是当天有活动的关系),一楼为陈列室,二楼可作为临时展览,三楼是阁楼也可举办小型会议。内侧偏房不能入㊣内。番禺路入口处已经建造大型建筑,需从建筑的门洞内穿入。原有的乡村别墅面貌已经很难想象出来了。

  沿✅延安西路,至昭化东路右转,行至江✅㊣苏路右转,至华山路左转后,立即在兴国路右转,向前至五岔路口即可见到。

  特色: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是邬达克在克利洋行时代最后的作品之一,其利用地形,如战舰或熨斗一样的姿态扎入人们视线的建筑造型,以及古典又富以装饰主义风格的建筑样式,在建成后的九十多㊣年里都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

  说一些与邬达克无关的事儿。诺曼底公寓全称为 I.S.S. Normandie Apartment 该项目投资方为万国储蓄会,International Savings Society, 简称I.S.S。这万国储蓄会原本是一家法国㊣的金融创新公司,因为有奖储蓄活动而名声大噪,又收获得缸满钵满中国的宗教建筑。但许多有心的国人发现有奖储蓄其实类似于赌博,而且利息收益远小于存入银行,因此开始有人呼吁将其取缔,国民政府也下令将其取缔,但毕竟它的活动主要在治外之地,所以晚至1945年,中国人才彻底㊣将万国储蓄会清理出去。邬达克曾经先后为㊣万国储蓄会和四行储蓄会服务,因为两者名称接近容易搞混,万国储蓄会主要是邬达克在克利洋行时期的客户,四行储蓄会是中国自己人的四家银行办的正当的银行组织,是邬达克“封神”的国际饭店作品的投资方。

  骑行感受:从上一站到这一站的骑行距离略长,若时间充裕可在武康路一带闲逛,但此地有大量老建筑及名人故居,建议✅另寻时间专门观赏。

  2025年备注: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如果不是留恋摩肩接踵的感觉,就不必流连于此了。

  去㊣往下一站交通方✅式:因之后几站相对密集,可在下站之前,寻找午饭去处,然后去往衡山路和宝庆路任何一个15路站头上车,至北京西路铜仁路站下。

  特色:这是一座至今仍不过时的现代主义住宅。吴同文是苏州贝家的女婿,在上海滩称为颜料大王。吴同文最爱的颜色就是绿色。据《上海名建筑志》,吴同文喜欢绿色的原因是绿色的颜料因为在战时大量需要,而让吴同文大赚一㊣笔。而这也替邬达克省了挑选颜色的步骤。这座完成于孤岛时期的建筑,几乎可算是邬达克住宅设计的封山之作了——他在上海的最后一些作品以学校建筑及一些已经不存在的会所(其雇主可能为轴心国人士而被拆除)为主。

  吴同文1949年后,并没有离开上海,可能是绿房子让他住得太舒服了。但1966年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让吴同文陷入绝望在绿房子里自杀了。1984年,吴同文的外孙媳妇程乃姗出版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蓝屋》,其原型就是这座绿房子。80年代以来至今,这座房子一直属于上海城市设计院,并且在绿房子的南侧建起了高楼。如今,那所曾经被中国日报称为远东第一豪宅的绿房子,已经有些不那么起眼了。

  这座建筑在北京西路上不太惹眼,但在铜仁路略往南走㊣看到南立面时,您定会被建筑的精巧设计所吸引。尤其是东侧的弧形大玻璃窗设计简直梦幻,就放在上个世纪末叶也不显过时。内部结构也很奢华,可惜在2014年短暂对外开放之后,这里基本不对外迎客,还有✅角度关系,只能从半空俯瞰,领略屋顶花园和西侧大扶梯的帅气姿态。

  参观㊣贴士:著名的绿房子,但仅可参观北侧外墙,和南立面部分角度及花园。交通还算便利,北京西㊣路的对面就是儿童医院。

  铜仁路的对面的公寓楼(联华公寓,原名爱文公寓)其实也是邬达克的作品,只是我们出发前疏漏了,故此不能将其计为✅单独一站。

  去往下一站最佳交通方式:沿铜仁路步行向南,左侧联华公寓,右侧史量才故居,至南京西路左转,至最近㊣的20路站台,沿途可见上海商城、展览中心等。坐20路至黄河路九江✅路站下,或者也可骑乘共享单车,慢览南京西路的文化风貌。

  特色:装饰艺术风㊣格的杰作,摩天大楼的典范,邬达克㊣的成名之作,巅峰之作。可惜,也被质疑受到美国纽约暖炉大楼(今布莱恩特公园酒店)的建筑风格影响(难听的㊣说法就是抄袭)。邬达克在上海的30年里并没有窝在书房里,而是多次出游欧美,20、30年代战火还没有燃起的时候,他几乎每年夏天都会举家远游。就算在上海之时,也让亲友送来欧美的建筑✅报刊,因此他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天赋或者利用了客户的信息不对称。

  国际饭店在建成后的几十年里都是上✅海第一高楼,因此它的层数也如谜一般。国际饭店后面白克路(凤阳路)的立体式停车场被视作一件独立的设计作品。

  2017参观贴士:可入大堂,参观上海原点,有茶歇处,二楼有文史✅馆,十四楼宴会厅有时可以参观。黄河路一侧有西点屋,著名的国际饭店蝴蝶酥就在此地有售。不知道如今有什么变✅化。

  特色:邬达克建筑风格的大转㊣变的里程碑。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临近的卡尔✅登大戏院(曾改名长江剧院)被拆。邬达克的另一作品,复兴中路的辣斐大戏院与其颇为相似。

  邬达克设计的是其1933年(动工时间)至今的现代版,原来的大光明电影院因为放映了涉嫌侮辱华人的影片而遭,一度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邬达克的设计使得大光明枯木逢春,重新散发魅力。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电影票房曾经经历长时间的萧条,而大光明电影院也经历了整修,原来近两千人的大厅,缩编到了一千多人,不过风采依旧。笔者曾于2016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在此观影一部风格独特的日本电影,与全场千余名观众一起笑的经历还是在小放映场中难以体会到的。

  这是上海人民广场附近一处重要的宗教场所了,2017年㊣㊣12月24日,因为是平✅安夜,沐恩堂门口竟✅然排起了队,据说是等候下一场圣诞弥撒。这种连教堂活动都要排队的场景果然是人民广场独有的。

  上海档案网上记载了一则相关的轶闻:这里原来是邬达克早年设计的✅中西女塾,后来学校西迁忆定盘路(江苏路)现在市三女中的校区,因为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打造✅新校区,所以有意把老校区卖掉换取资金。此时正好有一香港地产商看中这块土地要建旅馆,而与此同时,中华监理✅公会(美国监理公会,即后来的美国卫理公会教㊣派,在中国的分支)也想扩大原有的慕尔堂(在汉口路云南中路路口),也恰好看中了这块土地。

  于是卖方和两户买家开始了三方磋商。最终达成的协议是监理公会把原来的教堂用地拿来给香港商人开发地产,而这块地则留给慕尔堂建新堂。

  而慕尔堂的建造并不非常顺利,据说邬达克遇到了烦(一说地产纠纷,一说问题),因为得到在朝中当㊣大官的孙科相助,而暂渡难关,而将原本建来自住的豪宅低价转让给孙✅科。

  一张1946年的老照片,当年稀有的彩色照片,在跑马场,一群人似乎在玩什么运㊣动,远处就有当年的沐恩堂。

  去往下一站的交通方式:沿九江路或汉口路行至河南中路,向南至福州㊣路左转。若嫌路程太长可骑共享单车(请注意,包括河南中路在内,部分单双车道道路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机动车道外侧禁行非机动车)或搭乘20路等公交车至江西路或河南路公交站点。

  许多年前逛福州路时曾✅被浙江电影院简陋的外表所震惊,却没想到它的风姿正是被俗艳的红色大招牌和周围残破的建筑给掩蔽了。曾经以为它已㊣经被拆,没想到它也是邬达克的作品。据说电影院仍在照常营业。

  2016年,我曾㊣沿宁波路逛到这里楼下的汤包馆用餐,却没想到这幢不起眼的建筑可能是邬达克在克利洋行早期的一个作品(可能并非设计作品,参与制图之类),以至于连照片都没✅有留。

  1949年后,这幢大楼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使用,因此得了一个别名叫“高法大楼”。1982年,“”在上海的爪牙就曾在㊣此接受审判。如今上海高法已经迁走,但据《上海名建筑志》迟至2005年,这里仍然张贴上海高法和㊣中法的告示。现用途不明,福州路大门紧锁。

  “四行”为金城、盐业、中南以及后加入的大陆银行组成㊣的银行团✅体。1923年,四行储蓄会成立,在上海、天津、汉口这三座城市设有分部。而这幢大楼即为四行储蓄会的上海分部所在地。

  这幢建筑距离外滩只有一✅个block。也许缺席外滩历史建筑群是邬达克建筑生涯的一大遗憾,但是邬达克还是为上海留下了许多这㊣样的美丽建筑。

  特殊意义:一幢罕见的连体✅楼,邬达克的教会情结。不可否认,邬达克是㊣一个比较虔诚的教徒,不仅对教堂设计费分文不收,他还热心建造宗教建筑,并且他人生的最后岁月中最重要的事情也变成了神学哲学以及探究圣徒圣保罗的骨灰下落。

  一㊣点花絮:当日抵达广学大楼下时,一台手机已经电力耗尽,备用手机的电力也仅剩4%。在寻找可以充电的场所之际,却忘了到背面的真光大楼一探究竟,也算此行的遗憾之一,但遗憾是人生的一大主题。邬达克的建筑设计办公室就在真光大㊣楼之中,他离开上海前还遗留了大批档案文件在此处。但是,历经战火和浩劫之后,这些档案最终下落不明,或许他们被归置到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等待有一天重见天日。

  摘自《邬达克(在上海1919-1947)》彭切里尼著,前文所及建筑(包括提及但此次未访问的若干建筑)不再列入。克利洋行时代

上一篇:砖木结构一等
下一篇:文化遗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