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游国际ub8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3-19 02:12:43
台海网5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农地上除了种庄稼□□、蔬菜和瓜果,还能种什么?在台湾,依现行法令还可以在上面兴✅建农舍。来自台湾“行政院农㊣委会”的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3年,全台“种”了16000多栋农舍,其中拥有者绝大部分不是农民。
农田被“城里人”大举入侵,甚至在上面“种”豪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威胁到农民的生计。于是,作为“全台第一灾难现㊣场”的宜兰县,日前就对农舍开刀,颁布《宜兰县兴建农舍申请人资格及农舍建筑审查办法》,未来须具备农保资格,或签实际务农切结书才能兴建农舍。
宜兰开的这第一枪,也让越发泛滥的台湾农舍问题浮出水面。台湾“农委会”表示,将在6月以前完成《农舍兴建管理✅办法》修正。
台媒自嘲“农田上种豪宅堪称台湾特有的世界㊣奇迹”。而开启这股豪华农舍炒作风的,正是2000年“农发条例”的修订,法令大幅放宽农㊣地买卖的门✅槛,0.25公顷以内的农地可以自由买卖,从此农地不一定农有,投资客开始买农地盖农舍。
作为台北的后花园,宜兰成了台北人追求“田园梦”的目的地,尤其雪山隧道通车后✅管廊工程,两地车程由原先的2个小时缩短为不到1小时,这也便利了台北人来此投资,农舍✅就是其中一项。而且不无夸张地说,宜兰已快被台北人买光了!
在厦门从事房地产生意的台商陈成焕向导✅报记者介绍,台湾农地和建(筑用)地有不小的价差,农地相当于建地四分之一的价格,按容积率来讲的话,买农地盖农舍还是很划算的。
推波助澜,全台农地纷纷“长”出农舍,其中七成长在兰阳平原,小小一个宜兰县就有7600多栋农舍。
而查看宜兰县过去15年每年的农舍兴建数量记录可以发现,从2000年到2014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雪山隧道通车后,一举从前一年的383栋农舍攀升到586栋,成长✅率高达65%,之后每年都有650栋农舍“长”出。
根据宜兰县政府资料,宜兰这7600多栋农舍兴建完成后,三年内再移转的比例超过六成,显示农舍商品化情形严重。这也是让宜兰当地民众最诟病的。
三年前返乡务农的宜兰人田菁,就很不满农地被当做建地炒作的现象,“我们新佃农没有资金,年轻人想要务农,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去买土地,根本就不知道地主什么时候想要易手□□□□、中止租约。”
那么,台湾的农地被炒到多贵呢?“守护宜兰工作坊”发起人李宝莲介绍,“差不㊣多每公顷1500万元(新台币,下同),世界第一!”台湾的农地之贵,甚至是第二贵的日本的五倍,而且远远超过欧美等国,“炒作成建地,人家就去盖房子,干吗租✅给你耕田?”
农地当建地㊣炒㊣作,更使得农地价格高涨,农民根本买㊣不起农地,这也引起了公愤。导报记者在台湾社群网站看到,“守护宜兰心价值”□□□□、“抢救农田地景㊣粉丝页”上,都有公民团体将农舍照片PO上网,痛心良田的流失。
依台湾现行农舍兴建办法,占地不得超过每笔农地面积10%,但是许多农舍才不管,都是超限使用,甚至还扩建游泳池和停车场等。
就这样,农舍及其㊣附㊣属建筑侵占了大量良田。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前院长杨重信就算了一笔账,以宜兰现有7600栋农舍来计算,“1公顷可以盖4户,7600除以4等于1900,就是破坏了1900公顷的农地”,而就算依现在法规,“每笔农地面积只有1/10拿来盖农舍,剩下的9/10也没在做农业,几乎全毁㊣了!”
农地被严重破坏,直接冲击的是粮食安全。台湾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高达三分之一的农地不是做农业使用,而是盖农舍□□□□、庙宇✅和工厂等。进一步说,如果继续放任农地非农㊣用,恐怕将来农㊣民无地可种,台湾无粮可食。
不✅仅如此,田间㊣房子愈来愈多,生活污水污染了灌溉用水,水鸟栖地也遭到了破坏。台大森林系毕业的宜兰人林哲安,在受访时很痛心:“完整的水田不只风景好,鸟也比较✅喜欢,现在能看到的鸟,跟以前比起来差很多。六七年前开㊣始,我家附近很多农舍盖㊣起来,就看不到鸟了。”
●台湾“农委会水保局”制定的《申请与兴建农舍之申请人资格条件审查表》没有任何一项确认务农之事实=持有农地者直接视为农民资料来源:守护宜兰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