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游国际ub8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2-23 17:11:29
广州-中山-珠海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3个城市,其中广州段重点展示孙中山革命发展与实践的文化遗存,中山段重点展示孙中山的历史文化遗存,珠海段重点展示孙中山亲友故居和古镇老街的文化遗存。
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这一组建筑采用中轴对称的传统手法,中轴线的最前方是正门楼,总平面正中央屹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铜像,铜像后面是中山纪念㊣堂,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孙㊣中山书写的“天下为公”横匾。而中轴线的后端则是越秀山顶上高耸的中山纪念碑。整体显得气势雄伟,又错落有致。
纪念堂位于越秀山脚轻质钢结构,仿中国古代宫殿式样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中式为体,西式为用,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手法,将一系列建筑元素精妙地组合在一起,并大量使用寓意深刻的象征图案,庄严华丽。
纪念碑位于越秀山顶原观音阁的旧址上,坐北朝南,高37米,用花岗岩石砌筑。碑身正面镶嵌有一块花岗岩石,上刻有《总理遗嘱》。碑座平台上四周筑有石栏杆,栏杆望柱雕刻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广✅州。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这座88年前落成的纪念碑,回荡着峥嵘岁月里救国之路与医者之道交融的冗长余响。
在广州市的先烈路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这里营葬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志士于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举行的武装起义中英勇捐躯的七十二位烈士的遗骸。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9月㊣10日,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大元帅,设元帅府,至1918年5月21日因护法主张受阻㊣而离开。1923年4月3日,孙中山在驱逐叛军陈炯明后重返广州,在此✅处设㊣陆海军大元帅府,至1924年11月13日离粤进京。孙中山多次重大政治、军事活动都在此处决策。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梅园社区军校路。开办于1924年6月16日,初名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成立的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校址设在东郊黄埔的长㊣洲岛上,故通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纪念堂位于孙文中路于1985年取名“仁山玉宇”,这里原本是小㊣✅山岗“仁山”,寓意孙中山先生仁心✅济世,“玉宇”两字则描绘了纪念堂的雄伟建筑,寓意孙中山先生的✅崇高品质。
孙文西路步行街作为广东省至今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中山城市记忆的载体,中山人的精神家园,也承载着无数中山人的记忆与乡愁。
孙文纪念公园由两个平缓的山坡改建而成,分为革命纪念区和㊣综合游览区,这座竣工于1996年的公园,经过岁月的洗礼增添些许肃穆气息。公园最中心处耸立着孙中山先生高大巍峨的铜像,顺着铜像的目✅光,有“兴中缀锦”之称的兴中道大✅✅气亮丽,高楼林立的中山城区一览无遗。
左步㊣村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孙中山的祖居地,也是著名影星阮玲玉、漫画家方成和名家欧初的家乡,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名人文物和珍贵的特色建筑。2021年,获得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从业人员近300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核心景区。目前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管理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向公众开放区域约14万平方米,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杨殷故居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等展示区域,在注重保护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的同时,管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杨殷故居和陆皓东故居、以及翠亨村周围2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翠亨村冯氏宗祠,建于清代,是当地✅常见的“三间两廊”式布局砖木结构建筑,也是翠亨村㊣现存唯一一座抬梁式梁架建筑。冯氏宗祠曾用作翠亨村私塾,孙中山、陆皓东、陆华显等均曾㊣在此读书。2000年11月,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殷故居(杨翰香堂),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前后,是当地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建筑。杨殷烈✅士在此出生,并与家人曾在此长期居住生活什么是砖木结构建筑。现室内复原陈列杨殷烈士在此生活时的景貌。1989年6月,杨殷故居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皓东故居建于清代晚㊣期,是具当地传统建筑特色的“三间两廊”式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风格朴素,屋檐下有彩画装饰,门前挂“二龙世胄,双璧家风”的木对联,室内布置有《陆皓东烈士纪念展览》。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陆皓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孙中山称他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郑观应✅故居位于中山市三乡镇,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郑观应兄弟为纪念父亲㊣郑文瑞去世十周年出资修建。中国近代维新派著名思想家郑观应与孙中山交往甚密,所著《盛世危言》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2008年,郑观应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由㊣唐绍仪亲自参与筹划建设并亲笔题写园名,很多香山民族实业家都参与㊣其中,是国内建设较早、以纪念中山先生为目的的公园之一。在荒废了79年后,原址重建的公园向人民重新展现了辛亥革命石岐香山地区仁人志士“实业救国”的历史画卷和民国初年的建筑之美。
卢慕贞(1867-1952)为孙中山原配夫人,孙科生母。卢慕贞一生始终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受到世人的爱戴和尊✅敬。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自忖不能襄助孙中山主理国家大事而主动提出离婚。1913年移居澳门,常回故居小住。
1876年唐雄随父母赴檀香山经商,与同至檀香山的孙中山同窗。为了支持孙中山革命而欠下银行大笔债务,被称为“总理(孙中山)早期革命战友和同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孙中山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败露,起义夭折,孙中山从广州逃往唐家湾,在唐雄的协助下,使孙中山得以脱离险境到达㊣澳门。
珠海共乐园曾名“小玲珑山馆”,是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私家花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唐绍仪将共乐园赠与唐家村民共同㊣拥有,完成了从私人园林到公园的转变,成为一时佳话。如今,共乐园免费对游人开放——这正如唐绍仪的名联“开门便任来宾客,看竹何须问主人”,经历了近百年沧海桑田的共乐园,依旧保持并传达着它的“共乐”之心。